在现代家庭和工业环境中,电力的安全和高效管理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计量保护器已成为确保电气安全和提高能源效率的关键工具。这种设备不仅提供了传统保护器的基本功能,还加入了一系列先进技术,使其成为电气管理的强大工具。
产品功能概述
高分断能力
智能计量保护器具有高达6000A的分断能力,这意味着它们能够在极端情况下有效地中断电流,保护电路不受损坏。
RS485通信
通过RS485通信接口,保护器能够与其他设备通信,实现数据共享和远程监控。这增强了设备的智能化管理,为维护和监控提供了便利。
欠压保护
智能计量保护器能够检测电压下降,自动断开电路,防止因电压不稳造成的设备损坏。
远程分合闸
远程控制功能使得用户可以在任何地点通过网络控制保护器的开合,这为远程管理和应急响应提供了巨大便利。
失压保护
在电源失去后,保护器能够自动断开电路,避免电力恢复时可能出现的突然冲击或损坏。
手动/自动设定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手动或自动模式,灵活应对不同的使用场景。
读取实时电压
实时监测电路的电压,确保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
远程锁定/解锁
通过远程控制功能,用户可以锁定或解锁保护器,增强安全性和管理灵活性。
技术参数
- 额定工作电压: AC230V/400V。
- 极数: 1P/2P/3P/4P,适应不同的安装需求。
- 壳架等级电流: 最高达125A。
- 分断能力: 6000A的高ICS值。
漏电保护参数
- 额定剩余动作电流: 10-90MA可设定。
- 动作时间: 小于等于0.1S,确保快速反应。
断电后重新上电功能
- 自动模式: 当检测无故障时自动合闸,合闸时间小于3S。
- 手动模式: 不会自动合闸,提供用户手动控制。
应用前景
智能计量保护器的这些先进功能使其成为家庭、商业建筑和工业应用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它们不仅提高了电气安全水平,还提供了节能和智能管理的可能性。特别是在工业4.0和智能建筑的背景下,这种设备的智能化和网络化特性将大大提高能源管理的效率和灵活性。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家居、智能城市的兴起,智能计量保护器预计将在未来的电力管理和安全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地址 | 命令类型 | 功能描述 | 数据范围说明 | 说明 |
读线圈操作 功能码: 读(0X01) | ||||
0(00001) | 位状态线圈 | 当前电压故障 | 1:有 0:无 | |
1(00002) | 位状态线圈 | 远程合闸/分闸 | 1:合闸0:分闸 | |
2(00003) | 位状态线圈 | 远程锁扣/解锁 | 1:锁扣0:解锁 | |
3(00004) | 位状态线圈 | 自动控制/手动 | 1:自动0:手动 | |
输出线圈操作 功能码: 写(0X05)(支持广播) | ||||
0(00001) | 输出线圈 | 配置复位 | 0xFF00 | |
1(00002) | 输出线圈 | 远程合闸/分闸 | 0xFF00/0x0000 | |
2(00003) | 输出线圈 | 远程锁扣/解锁 | 0xFF00/0x0000 | |
3(00004) | 输出线圈 | 自动控制/手动 | 0xFF00/0x0000 | |
4(00005) | 输出线圈 | 记录清零 | 0xFF00 | 发送后10秒内进线断电电量统计清 |
5(00006) | 输出线圈 | 漏电试验按钮 | 0xFF00 | |
保持寄存器 功能码: 多写(0X10) 单写(0X06) 多读(0X03) | ||||
0(40001) | 保持寄存器 | 设备地址 | 高字节为子网地址低字节为设备地址 | 默认00 01(0为广播)子网和广播无回应 |
1(40002) | 保持寄存器 | 波特率 | 1200 ~ 19200 | 默认为9600 |
2(40003) | 保持寄存器 | 过压值 | 250 ~300 (V) | 读写 复位后为275 |
3(40004) | 保持寄存器 | 欠压值 | 150 ~200 (V) | 读写 复位后为160 |
4(40005) | 保持寄存器 | 过流值 | 1~100A(单位:0.01A) | 读写 复位后为6300 |
5(40006) | 保持寄存器 | 漏电值 | 10~90(单位:1mA) | 读写 复位后为30 |
6(40007) | 保持寄存器 | 接口过温值 | 40~150(℃) | 读写 复位后为80 |
7(40008) | 保持寄存器 | 过载有功功率 | 1000~13000单相30000三相(1W) | 读写 复位后为最大值 |
8(40009) | 保持寄存器 | 限电度数H | 1~999 999 999 | 读写 复位后为0 |
9(40010) | 保持寄存器 | 限电度数L | (单位:0.001度) | 读写 复位后为0 |
10(40011) | 保持寄存器 | 客户数据H | 0xFFFF | 读写 |
11(40012) | 保持寄存器 | 客户数据L | 0xFFFF | 读写 |
12(40013) | 保持寄存器 | 设置位 | 对应从低到高位:0,自动控制/手动;1,远程锁扣/解锁; | 读写(与对应线圈同步) |
13(40014) | 保持寄存器 | 远程合闸/分闸 | 0xFF00/0x0000 | 读写(与对应线圈同步) |
14(40015) | 保持寄存器 | 余额限值 | 10~50000(度) | 读写 复位后为10 |
15(40016) | 保持寄存器 | 跳闸开关 | 对应从低到高位:0,过压;1,欠压;2,过流3,漏电;4,过温;5,过载;6,费用功能开关;7,低余额跳闸开关 | 读写,每位单独定义1为开,0为关复位后为3F(63) |
16(40017) | 保持寄存器 | 过压动作时间 | 0~10000(单位:0.1s) | 读写 复位后为0 |
17(40018) | 保持寄存器 | 欠压动作时间 | 0~10000(单位:0.1s) | 读写 复位后为0 |
18(40019) | 保持寄存器 | 漏电动作时间 | 0~10000(单位:0.1s) | 读写 复位后为0 |
19(40020) | 保持寄存器 | 过流动作时间 | 0~10000(单位:0.1s) | 读写 复位后为0 |
20(40021) | 保持寄存器 | 有功过载动作时间 | 0~10000(单位:0.1s) | 读写 复位后为0 |
21(40022) | 保持寄存器 | 过温动作时间 | 0~10000(单位:0.1s) | 读写 复位后为0 |
22(40023) | 保持寄存器 | 模组上报时间系数 | 15(单位:0.02s) | 读写 复位后为初始值 |
28(40029) | 保持寄存器 | 电压校准系数 | 17609 | 读写 复位后为初始值 |
29(40030) | 保持寄存器 | 电流校准系数 | 847 | 读写 复位后为初始值 |
30(40031) | 保持寄存器 | 有功功率校准系数 | 2289 | 读写 复位后为初始值 |
31(40032) | 保持寄存器 | 电量校准系数 | 1964(为有率系数*0.858倍) | 读写 复位后为初始值 |
输入寄存器 功能码(0X4) | ||||
0(30001) | 输入寄存器 | 开关分/合闸状态 | 高字节:本地锁止:0x01,无锁:0低字节:分闸:0xF,合闸:0xF0 | 只读 |
1(30002) | 输入寄存器 | 分闸记录1 | F:无 1:过流 2:漏电 3:过温 4:过载 5:过压 6:欠压 7:远程 8:模组9:失压 A:锁扣B:限电 0: 本地 | 只读,XXXX=3210半字节为最小单位3为记录最后九次分闸原因2为记录前第十次分闸原因1为记录前第十一次分闸原因0为记录前第十二次分闸原因 |
2(30003) | 输入寄存器 | 分闸记录2 | F:无 1:过流 2:漏电 3:过温 4:过载 5:过压 6:欠压 7:远程 8:模组9:失压 A:锁扣B:限电 0: 本地 | 只读,XXXX=7654半字节为最小单位7为记录前第五次分闸原因6为记录前第六次分闸原因5为记录前第七次分闸原因4为记录前第八次分闸原因 |
3(30004) | 输入寄存器 | 分闸记录3 | F:无 1:过流 2:漏电 3:过温 4:过载 5:过压 6:欠压 7:远程 8:模组9:失压 A:锁扣B:限电 0: 本地 | 只读,XXXX=BA98半字节为最小单位B为记录最新一次分闸原因A为记录前第二次分闸原因9为记录前第三次分闸原因8为记录前第四次分闸原因 |
4(30005) | 输入寄存器 | 频率F | 0~1000(单位:0.1Hz) | 只读 |
5(30006) | 输入寄存器 | 漏电电流L | 0~1000(单位:1mA) | 只读 |
6(30007) | 输入寄存器 | N相接线柱温度 | 0~200(单位:℃),-40后为实际温度 | 只读 |
7(30008) | 输入寄存器 | A相接线柱温度 | 0~200(单位:℃),-40后为实际温度 | 只读 |
8(30009) | 输入寄存器 | A相电压有效值U | 0~600(单位:1V) | 只读 |
9(30010) | 输入寄存器 | A相电流有效值I | 0~0xFFFF(单位:0.01A) | 只读 |
10(30011) | 输入寄存器 | A相功率因数Pf | 0~100(单位:0.01) | 只读 |
11(30012) | 输入寄存器 | A相有功功率P | 0~0xFFFF(单位:1W) | 只读 |
12(30013) | 输入寄存器 | A相无功功率Q | 0~0xFFFF(单位:VAR) | 只读 |
13(30014) | 输入寄存器 | A相视在功率S | 0~0xFFFF(单位:VA) | 只读 |
14(30015) | 输入寄存器 | 有功电量高字H | 1~999 999 999 | 只读 |
15(30016) | 输入寄存器 | 有功计量低字L | (单位:0.001度) | 只读 |
16(30017) | 输入寄存器 | B相接线柱温度 | 0~200(单位:℃),-40后为实际温度 | 只读 |
17(30018) | 输入寄存器 | B相电压有效值U | 0~600(单位:1V) | 只读 |
18(30019) | 输入寄存器 | B相电流有效值I | 0~0xFFFF(单位:0.01A) | 只读 |
19(30020) | 输入寄存器 | B相功率因数Pf | 0~100(单位:0.01) | 只读 |
20(30021) | 输入寄存器 | B相有功功率P | 0~0xFFFF(单位:1W) | 只读 |
21(30022) | 输入寄存器 | B相无功功率Q | 0~0xFFFF(单位:VAR) | 只读 |
22(30023) | 输入寄存器 | B相视在功率S | 0~0xFFFF(单位:VA) | 只读 |
23(30024) | 输入寄存器 | 分闸原因 | 对应从低到高位:0,本地;1,过流;2,漏电;3,过温;4,过载;5,过压;6,欠压;7,远程;8,模组;9,失压;10锁扣;11,限电;12,预留;13,预留;14,预留;15,无; | 只读 |
24(30025) | 输入寄存器 | 备用 | 只读 | |
25(30026) | 输入寄存器 | C相接线柱温度 | 0~200(单位:℃),-40后为实际温度 | 只读 |
26(30027) | 输入寄存器 | C相电压有效值U | 0~600(单位:1V) | 只读 |
27(30028) | 输入寄存器 | C相电流有效值I | 0~0xFFFF(单位:0.01A) | 只读 |
28(30029) | 输入寄存器 | C相功率因数Pf | 0~100(单位:0.01) | 只读 |
29(30030) | 输入寄存器 | C相有功功率P | 0~0xFFFF(单位:1W) | 只读 |
30(30031) | 输入寄存器 | C相无功功率Q | 0~0xFFFF(单位:VAR) | 只读 |
31(30032) | 输入寄存器 | C相视在功率S | 0~0xFFFF(单位:VA) | 只读 |
32(30033) | 输入寄存器 | 备用 | 只读 | |
33(30034) | 输入寄存器 | 备用 | 只读 | |
34(30035) | 输入寄存器 | 合相有功功率P | 0~0xFFFF(单位:1W) | 只读 |
35(30036) | 输入寄存器 | 合相无功功率Q | 0~0xFFFF(单位:VAR) | 只读 |
36(30037) | 输入寄存器 | 合相视在功率S | 0~0xFFFF(单位:VA) | 只读 |
37(30038) | 输入寄存器 | 合相有功电量高字H | 1~999 999 999 | 只读 |
38(30039) | 输入寄存器 | 合相有功计量低字L | (单位:0.001度) | 只读 |
18(40019) | 保持寄存器 | 漏电动作时间 | 0~10000(单位:0.1s) | 读写 复位后为0 |
19(40020) | 保持寄存器 | 过流动作时间 | 0~10000(单位:0.1s) | 读写 复位后为0 |
20(40021) | 保持寄存器 | 有功过载动作时间 | 0~10000(单位:0.1s) | 读写 复位后为0 |
21(40022) | 保持寄存器 | 过温动作时间 | 0~10000(单位:0.1s) | 读写 复位后为0 |
22(40023) | 保持寄存器 | 模组上报时间系数 | 15(单位:0.02s) | 读写 复位后为初始值 |
28(40029) | 保持寄存器 | 电压校准系数 | 17609 | 读写 复位后为初始值 |
29(40030) | 保持寄存器 | 电流校准系数 | 847 | 读写 复位后为初始值 |
30(40031) | 保持寄存器 | 有功功率校准系数 | 2289 | 读写 复位后为初始值 |
31(40032) | 保持寄存器 | 电量校准系数 | 1964(为有率系数*0.858倍) | 读写 复位后为初始值 |
输入寄存器 功能码(0X4) | ||||
0(30001) | 输入寄存器 | 开关分/合闸状态 | 高字节:本地锁止:0x01,无锁:0低字节:分闸:0xF,合闸:0xF0 | 只读 |
1(30002) | 输入寄存器 | 分闸记录1 | F:无 1:过流 2:漏电 3:过温 4:过载 5:过压 6:欠压 7:远程 8:模组9:失压 A:锁扣B:限电 0: 本地 | 只读,XXXX=3210半字节为最小单位3为记录最后九次分闸原因2为记录前第十次分闸原因1为记录前第十一次分闸原因0为记录前第十二次分闸原因 |
2(30003) | 输入寄存器 | 分闸记录2 | F:无 1:过流 2:漏电 3:过温 4:过载 5:过压 6:欠压 7:远程 8:模组9:失压 A:锁扣B:限电 0: 本地 | 只读,XXXX=7654半字节为最小单位7为记录前第五次分闸原因6为记录前第六次分闸原因5为记录前第七次分闸原因4为记录前第八次分闸原因 |
3(30004) | 输入寄存器 | 分闸记录3 | F:无 1:过流 2:漏电 3:过温 4:过载 5:过压 6:欠压 7:远程 8:模组9:失压 A:锁扣B:限电 0: 本地 | 只读,XXXX=BA98半字节为最小单位B为记录最新一次分闸原因A为记录前第二次分闸原因9为记录前第三次分闸原因8为记录前第四次分闸原因 |
4(30005) | 输入寄存器 | 频率F | 0~1000(单位:0.1Hz) | 只读 |
5(30006) | 输入寄存器 | 漏电电流L | 0~1000(单位:1mA) | 只读 |
6(30007) | 输入寄存器 | N相接线柱温度 | 0~200(单位:℃),-40后为实际温度 | 只读 |
7(30008) | 输入寄存器 | A相接线柱温度 | 0~200(单位:℃),-40后为实际温度 | 只读 |
8(30009) | 输入寄存器 | A相电压有效值U | 0~600(单位:1V) | 只读 |
9(30010) | 输入寄存器 | A相电流有效值I | 0~0xFFFF(单位:0.01A) | 只读 |
10(30011) | 输入寄存器 | A相功率因数Pf | 0~100(单位:0.01) | 只读 |
11(30012) | 输入寄存器 | A相有功功率P | 0~0xFFFF(单位:1W) | 只读 |
12(30013) | 输入寄存器 | A相无功功率Q | 0~0xFFFF(单位:VAR) | 只读 |
13(30014) | 输入寄存器 | A相视在功率S | 0~0xFFFF(单位:VA) | 只读 |
14(30015) | 输入寄存器 | 有功电量高字H | 1~999 999 999 | 只读 |
15(30016) | 输入寄存器 | 有功计量低字L | (单位:0.001度) | 只读 |
16(30017) | 输入寄存器 | B相接线柱温度 | 0~200(单位:℃),-40后为实际温度 | 只读 |
17(30018) | 输入寄存器 | B相电压有效值U | 0~600(单位:1V) | 只读 |
18(30019) | 输入寄存器 | B相电流有效值I | 0~0xFFFF(单位:0.01A) | 只读 |
19(30020) | 输入寄存器 | B相功率因数Pf | 0~100(单位:0.01) | 只读 |
20(30021) | 输入寄存器 | B相有功功率P | 0~0xFFFF(单位:1W) | 只读 |
21(30022) | 输入寄存器 | B相无功功率Q | 0~0xFFFF(单位:VAR) | 只读 |
22(30023) | 输入寄存器 | B相视在功率S | 0~0xFFFF(单位:VA) | 只读 |
23(30024) | 输入寄存器 | 分闸原因 | 对应从低到高位:0,本地;1,过流;2,漏电;3,过温;4,过载;5,过压;6,欠压;7,远程;8,模组;9,失压;10锁扣;11,限电;12,预留;13,预留;14,预留;15,无; | 只读 |
24(30025) | 输入寄存器 | 备用 | 只读 | |
25(30026) | 输入寄存器 | C相接线柱温度 | 0~200(单位:℃),-40后为实际温度 | 只读 |
26(30027) | 输入寄存器 | C相电压有效值U | 0~600(单位:1V) | 只读 |
27(30028) | 输入寄存器 | C相电流有效值I | 0~0xFFFF(单位:0.01A) | 只读 |
28(30029) | 输入寄存器 | C相功率因数Pf | 0~100(单位:0.01) | 只读 |
29(30030) | 输入寄存器 | C相有功功率P | 0~0xFFFF(单位:1W) | 只读 |
30(30031) | 输入寄存器 | C相无功功率Q | 0~0xFFFF(单位:VAR) | 只读 |
31(30032) | 输入寄存器 | C相视在功率S | 0~0xFFFF(单位:VA) | 只读 |
32(30033) | 输入寄存器 | 备用 | 只读 | |
33(30034) | 输入寄存器 | 备用 | 只读 | |
34(30035) | 输入寄存器 | 合相有功功率P | 0~0xFFFF(单位:1W) | 只读 |
35(30036) | 输入寄存器 | 合相无功功率Q | 0~0xFFFF(单位:VAR) | 只读 |
36(30037) | 输入寄存器 | 合相视在功率S | 0~0xFFFF(单位:VA) | 只读 |
37(30038) | 输入寄存器 | 合相有功电量高字H | 1~999 999 999 | 只读 |
38(30039) | 输入寄存器 | 合相有功计量低字L | (单位:0.001度) | 只读 |
注:
1、默认标注类型为16位无符整型
2、锁扣状态下,开关不能合闸操作。
3、解锁状态下,开关能合闸操作。
产品出厂通信参数设置:
设备地址: 1
波特率:9600
奇偶校验:无校验
CRC校验: 16位CRC校验,低位在前
停止位:1
格式说明:
写线圈
字节序号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功能 | 设备地址 | 功能码05 | 线圈地址 | 操作码 | CRC校验 |
字节序号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功能 | 设备地址 | 功能码05 | 线圈地址 | 操作码 | CRC校验 |
读线圈
字节序号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功能 | 设备地址 | 功能码01 | 起始地址 | 数据长度 | CRC校验 |
字节序号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功能 | 设备地址 | 功能码01 | 字节长度 | 线圈状态 | CRC校验 |
读保持寄存器
字节序号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功能 | 设备地址 | 功能码03 | 寄存器地址 | 数据长度 | CRC校验 |
字节序号 | 01 | 02 | 03 | 04 ~ 05 | ……… | 2n+2 ~ 2n+3 | 2n+4 ~ 2n+5 |
功能 | 设备地址 | 功能码03 | 字节长度 | 数据1 | ……… | ….数据n | CRC校验 |
读输入寄存器
字节序号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功能 | 设备地址 | 功能码04 | 寄存器地址 | 数据长度 | CRC校验 |
字节序号 | 01 | 02 | 03 | 04 ~ 05 | ……… | 2n+2 ~ 2n+3 | 2n+4 ~ 2n+5 |
功能 | 设备地址 | 功能码04 | 字节长度 | 数据1 | ……… | ….数据n | CRC校验 |
写保持寄存器
字节序号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 | 2n+6 ~ 2n+7 | 2n+8 ~2n+9 |
功能 | 设备地址 | 功能码10 | 寄存器地址 | 数据长度 | 字节长度 | 数据1 | …… | ….数据n | CRC校验 |
字节序号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功能 | 设备地址 | 功能码10 | 寄存器地址 | 数据长度 | CRC校验 |
示例:
合闸:01 05 00 01 FF 00 DD FA或01 06 00 0D FF 00 59 F9
分闸:01 05 00 01 00 00 9C 0A 或01 06 00 0D 00 00 18 09
读实时电压A相:01 04 00 08 00 01 B0 08返回01 04 02 XX XX+CRC XX XX为电压值(单相电读A相)
读实时电压B相:01 04 00 11 00 01 61 CF
读实时电压C相:01 04 00 1A 00 01 10 0D
读实时电流A相:01 04 00 09 00 01 E1 C8返回01 04 02 XX XX+CRC XX XX为电流值(单相电读A相)
读实时电流B相:01 04 00 12 00 01 91 CF
读实时电流C相:01 04 00 1B 00 01 41 CD
读用电量:01 04 00 0E 00 02 10 08返回01 04 04 XX XX XX XX+CRC XX XX XX XX为用电度数
或:01 04 00 25 00 02 60 00
统一合闸发广播合闸:00 05 00 01 FF 00 DC 2B或00 06 00 0D FF 00 58 28(广播指令不返回)
统一分闸发广播分闸:00 05 00 01 00 00 9D DB或00 06 00 0D 00 00 19 D8
读实时有功功率A相:01 04 00 0B 00 01 40 08返回01 04 02 XX XX+CRC XX XX为有功功率(单相电读A相)
读实时有功功率B相:01 04 00 14 00 01 71 CE
读实时有功功率C相:01 04 00 1D 00 01 A1 CC
读实时有功总功率(三相总和):01 04 00 22 00 01 91 C0
读实时无功功率A相:01 04 00 0C 00 01 F1C9返回01 04 02 XX XX+CRC XX XX为无功功率(单相电读A相)
读实时无功功率B相:01 04 00 15 00 01 20 0E
读实时无功功率C相:01 04 00 1E 00 01 51 CC
读实时无功总功率(三相总和):01 04 00 23 00 01 C0 00
读实时视在功率A相:01 04 00 0D 00 01 A0 09返回01 04 02 XX XX+CRC XX XX为视在功率(单相电读A相)
读实时视在功率B相:01 04 00 16 00 01 D0 0E
读实时视在功率C相:01 04 00 1F 00 01 00 0C
读实时视在总功率(三相总和):01 04 00 24 00 01 71 C1
读功率因素A相:01 04 00 0A 00 01 11 C8返回01 04 02 XX XX+CRC XX XX功率因素
读功率因素B相:01 04 00 13 00 01 C0 0F
读功率因素C相:01 04 00 1C 00 01 F0 0C
读实时温度A相:01 04 00 07 00 01 80 0B返回01 04 02 XX XX+CRC XX XX为温度值(减40为实际温度)
读实时温度B相:01 04 00 10 00 01 30 0F
读实时温度C相:01 04 00 19 00 01 E0 0D
读实时温度N相:01 04 00 06 00 01 D1 CB (仅测板载温度的产品读N相)
读频率:01 04 00 04 00 01 70 0B 返回01 04 02 XX XX+CRC XX XX为频率
读漏电值:01 04 00 05 00 01 21 CB 返回01 04 02 XX XX+CRC XX XX为漏电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