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全面阐述智慧农业云平台的技术架构与核心功能,系统通过多协议通讯网络实现温室环境数据的实时采集与设备远程控制,集成边缘计算与智能控制策略,为现代农业提供环境监测、精准调控、数据分析一体化的数字化管理平台,推动农业生产向标准化、智能化、高效化转型。


一、现代农业数字化转型需求

传统农业生产依赖人工经验与现场操作,面临劳动力紧缺、环境调控粗放、风险应对能力弱、管理效率低等挑战。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正向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模式转变,要求对环境参数进行精细化、自动化的实时监测与动态调控。智慧农业云平台通过整合传感技术、无线通讯与边缘计算,构建覆盖种植、养殖全场景的智能管理体系,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可控与数据驱动决策。

智慧农业云平台的智能化管理解决方案插图1

二、系统通讯架构设计

系统采用云-网-端分层架构,支持以太网、WiFi、4G、5G等多种通讯方式,用户可根据现场条件灵活选择:

  • 云端层:农业物联网云平台,提供WEB端、PC软件、移动端APP(安卓/iOS)多终端访问,支持远程监控室大屏显示
  • 网络层:智能网关实现协议转换与数据汇聚,支持5G/4G全网通、以太网、WiFi接入,确保数据传输稳定可靠
  • 终端层:现场部署智能控制柜,集成温湿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CO₂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土壤温湿度/PH/EC传感器等环境监测设备,以及水泵、风机、卷帘机、湿帘、施肥机、补光灯、电磁阀等执行机构

通讯方式自由选择:有网络环境采用以太网/WiFi实现高速数据传输,无网络环境采用4G/5G移动网络,确保偏远地区也能稳定接入。

智慧农业云平台的智能化管理解决方案插图3

三、环境监测与数据采集能力

系统实现两类核心数据采集:

1. 温室环境监测:实时采集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度、CO₂浓度、紫外线强度、风速、风向、大气压力等气象环境参数,数据每3秒刷新,1分钟记录一次,默认保存3年。

2. 土壤墒情监测:精准监测土壤温度、土壤湿度、PH值、EC值(电导率)等关键指标,通过GPRS/4G无线网络实现远程传输,监控中心自动接收并存储至数据库。

采集设备采用铸铝外壳,IP68防护等级,适应农田高温高湿粉尘环境。部分设备支持电池供电,低功耗设计下续航可达3-5年。

智慧农业云平台的智能化管理解决方案插图5

四、智能控制策略体系

平台提供五种灵活的控制模式,实现精细化环境调控:

1. 定时/定点模式:支持年/月/日/时/分/秒级时间设置,可精确到0.1秒的延时控制。例如每天8:00、12:00、16:00定时通风。

2. 昼夜/时段模式:根据白天/夜晚设置不同控制策略,支持点动延时。例如夏季白天高温时段自动开启风机水帘降温。

3. 联动/互锁模式:支持开关量输入联动输出,如红外监测控制门禁;支持输出通道互锁,如电机正转与反转互斥,避免冲突。

4. 传感器触发模式:根据环境参数阈值自动控制,如温度≥40℃打开风机/卷帘,温度≤33℃关闭;湿度≤40%打开电磁阀灌溉,湿度≥75%关闭。

5. 条件组合模式:支持多条件逻辑组合,如"早6点-12点且湿度>60%"时开启风机,"晚6点-10点且温度<30℃"时关闭风机。

6. 场景模式:基于时间场景设定复杂循环动作,如第一路动作20分钟后第二路动作10分钟,自动循环。

智慧农业云平台的智能化管理解决方案插图7

五、边缘计算与DLC逻辑智能自控

系统核心优势在于边缘计算能力,即在本地控制柜实现智能逻辑运算,无需完全依赖云端:

环境调控DLC逻辑:结合农作物生长季节与工艺要求,设置温湿度触发阈值,实现自动控温调湿。例如夏季模式自动联动遮阳网、风机、水帘;冬季模式根据作物耐寒性设置卷帘采光时长。

智能卷帘系统:根据室外气象数据自动控制。下雨时自动收起卷帘防雨;晴天自动打开卷帘补光,增加日照时长。系统支持"补光卷帘自动打开"、"下雨卷帘自动关闭"等智能判断。

季节模式配置:根据春、夏、秋、冬四季特点预设调控策略:

  • 春季:防棚内温度过高,及时通风降湿
  • 夏季:遮阳、通风、降温调湿联动
  • 秋季:科学灌溉时长管理,防止根系缺氧
  • 冬季:保证采光与通风,排除有害气体

边缘计算确保断网情况下仍能自动执行预设策略,联网后数据自动同步,实现"脱机运行、云端管理"的双模保障。

智慧农业云平台的智能化管理解决方案插图9

六、云组态与可视化能力

平台提供零代码云组态功能,用户可自定义监控界面:

  • 动态组态编辑:自主上传设备工艺图,自由拖拽传感器、控制器图标
  • 通道自定义:根据实际设备编辑AI通道名称、DO通道名称,设置量程转换
  • 图标库:内置开关、阀门、电机等动态图标,支持上传GIF动画
  • 一键生成 :组态配置实时生效,手机/电脑端同步刷新

用户无需编程即可构建与现场设备完全对应的可视化监控界面,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操作体验。

智慧农业云平台的智能化管理解决方案插图11


七、数据分析与报警体系

数据存储与分析:平台默认保存3年历史数据,可精确查询到每分钟记录。数据曲线支持放大缩小,便于趋势分析。所有数据可导出为Excel格式,为栽培工艺改进提供数据依据。

远程报警机制:提供三级报警推送:

  1. 传感器上下限报警:温湿度、CO₂等参数超限
  2. 设备状态报警:阀门故障、门禁异常、水位上限等
  3. 开关状态报警:设备启停状态变化

报警通过APP推送、微信公众号、短信等多渠道即时送达,确保农户第一时间响应。

智慧农业云平台的智能化管理解决方案插图13

八、集中管理与视频监控

设备集中管理:支持地图定位轮显,监控室大屏可实时查看所有大棚状态。支持多设备集中监控,提高管理效率。

视频监控集成:无缝对接海康威视、萤石云等网络摄像头,在监控界面实时查看设备动作反馈与农作物生长状态,实现"数据+视频"双重监控。

账号权限体系:支持一对多设备管理(一个用户管理多个大棚)和多对一账号管理(多个操作员管理同一设备)。提供灵活的权限分配,如管理员、操作员、观察员等角色,满足家庭农场或企业化运营需求。

智慧农业云平台的智能化管理解决方案插图15

九、系统优势与核心价值

1. 安装简便:无线部署,无需复杂布线,降低施工成本与周期

2. 稳定可靠:IP68防护等级,工业级设计;支持断网脱机运行,确保生产连续性

3. 灵活扩展:积木式模块化设计,测控点可任意增加,支持大规模组网

4. 智能高效:边缘计算实现本地快速响应,云端实现策略优化与数据挖掘

5. 成本经济:相比传统PLC控制系统,无线方案降低布线成本60%以上,云平台免服务器开发

6. 应用广泛:适用于温室大棚、大田灌溉、畜牧养殖、水产养殖、菌菇培育、花卉药材等众多场景

智慧农业云平台的智能化管理解决方案插图17

十、应用案例与效益分析

以100亩温室大棚为例:

  • 节水30-50%:精准灌溉与土壤墒情监测结合,避免过度用水
  • 节电40%以上:智能卷帘与通风系统优化光照与温度,减少人工补光与空调能耗
  • 人力成本降低70%:远程监控与自动控制减少现场巡检频率
  • 作物增产10-20%:最优生长环境提升产量与品质
  • 风险损失减少80%:实时预警与快速响应避免极端天气造成的损失

十一、未来发展方向

智慧农业云平台将持续演进:

  • AI预测性控制:结合气象预报与历史数据,提前48小时调整环境参数
  • 作物生长模型:基于机器学习构建不同作物的最优生长曲线,动态调整策略
  • 数字孪生:构建虚拟大棚模型,实现仿真优化与故障预演
  • 区块链溯源:将环境数据上链,为农产品提供可信溯源凭证

系统将推动农业生产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相关新闻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cloud@modbus.cn

QQ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