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痛点

传统供水模式的四大核心难题,制约效率与安全:

  1. 传统屋顶水箱 / 高位水池易滋生藻类、虫蚁,二次污染直接威胁用水安全。
  2. 人工启停水泵、凭经验调阀门,常出现 “大马拉小车” 或 “小马拉大车”,能耗浪费严重且缩短设备寿命。
  3. 爆管、干抽、过压等故障难以及时发现,易引发水淹泵房、电机烧毁,单次维修费动辄数万元。
  4. 高层小区、偏远果园、夜间用水等无人值守场景,跑冒滴漏处置滞后,损失持续扩大。

二、系统定位

以 “传感器 + 边缘计算 + 云端协同” 替代人工巡检,打通 “水源 — 泵站 — 管网 — 用水端” 全链路数字化。让水泵跟着用水需求 “精准变频跑”、故障在发生前 “主动预警”、管理在千里之外 “实时可视”,彻底解决传统供水的低效与风险。

三、架构总览

智能供水系统:从 “源头” 到 “龙头” 的全流程无人值守方案(节能 + 安全 + 省心版)插图1

图片说明:自上而下分层展示 “感知层→传输层→边缘层→平台层→应用层”,各层级用不同色块区分(感知层:蓝色 / 传输层:绿色 / 边缘层:橙色 / 平台层:紫色 / 应用层:红色),每个层级标注核心设备(如感知层含液位计、压力变送器等),用带箭头的虚线表示数据流转方向(感知层采集数据→传输层加密传输→边缘层本地运算→平台层多端同步→应用层输出分析报告),底部添加图例说明色块与箭头含义,直观呈现全链路协同逻辑。

  1. 感知层:液位计、压力变送器、流量计、温度传感器、电参数模块(覆盖电压、电流、功率、电量),精准捕捉全链路数据。
  2. 传输层:支持 4G/5G、以太网、Wi-Fi、LoRa 自组网,采用 MQTT+TLS 加密传输,断网时可缓存 7 天数据。
  3. 边缘层:智能变频柜内置 PLC,独立完成 PID 恒压运算、泵组轮换、故障保护,断网状态下仍能自治运行。
  4. 平台层:Web、APP、小程序三端数据同步,组态画面一键生成,支持多人分级权限管理。
  5. 应用层:面向物业、水务公司、园区管理者,提供能耗分析、漏损评估、泵房健康报告等核心服务。

四、核心功能

智能供水系统:从 “源头” 到 “龙头” 的全流程无人值守方案(节能 + 安全 + 省心版)插图3

图片说明:以圆形闭环流程图呈现,中心标注 “智能供水核心闭环”,外圈按顺时针依次分布 5 个功能节点(数据采集→智能控制→故障保护→分析追溯→视频联动),每个节点用不同形状的图标区分(数据采集:方形 / 智能控制:圆角方形 / 故障保护:三角形 / 分析追溯:梯形 / 视频联动:圆形),节点间用带方向的实线连接,每个节点下方标注关键子功能(如 “数据采集” 下标注 “多源数据融合(液位 / 流量 / 压力 / 电参数)”,“故障保护” 下标注 “缺水停泵 / 超压关阀 / 四通道报警”),闭环外侧用虚线标注 “24h 不间断运行”,体现功能的连续性与协同性。

  1. 多源数据融合
  • 水池液位(0–5m,精度 ±1cm)、瞬时流量(0–200m³/h,精度 ±0.5%)、管网压力(0–2.5MPa,精度 ±0.2%),数据采集无死角。
  • 电参数 1s 刷新一次,实时计算能效比 kWh/m³,为节能考核提供直接依据。
  1. 全闭环恒压控制
  • 目标压力可通过面板或远程 1s 调节,PID 自整定,稳态误差≤±0.01MPa,用水端压力稳定。
  • 支持 “一拖多” 泵组(2 主 1 备 / 3 主 2 备),先启先停、轮换均等,单泵连续运行超时自动轮休,避免过度损耗。
  1. 多重保护策略
  • 进水缺水:液位低于下限 30s 自动停泵,推送 “缺水报警”,防止干抽烧毁电机。
  • 出水超压:压力持续高于上限 5s 逐台减泵,极端情况 0.2s 速关出口电动阀,保护管网不爆管。
  • 电气故障:短路、过流、过压、欠压、缺相、过热均经硬件 + 软件双重判断,通过 APP、微信、短信、电话四通道报警。
  1. 能耗与漏损双账本
  • 每小时自动生成能效曲线,流量突降 30% 且电流不变时,标记 “疑似漏损” 并预警。
  • 内置水平衡模型,对比昨日同期、上周同期数据,异常区间红色高亮,辅助快速定位破管位置。
  1. 事件追溯
  • 所有启停、压力调整、报警、人工干预记录均带时间戳和操作人账号,支持一键导出 Excel,方便对账核算。
  1. 视频联动
  • 接入网络摄像头,报警瞬间自动抓拍 10s 短视频,水淹泵房、非法闯入等情况一目了然。
  • 支持云台远程控制,变焦查看轴承、底座是否渗水、异响,远程可视化巡检。

五、典型场景与效益测算

智能供水系统:从 “源头” 到 “龙头” 的全流程无人值守方案(节能 + 安全 + 省心版)插图5

图片说明:采用分组柱状图,横向 X 轴为 3 个典型场景(高层住宅 / 高尔夫球场 / 农村集中供水),每个场景下分 “改造前”“改造后” 2 组柱子;纵向 Y 轴分左右双轴,左轴为 “能耗 / 水费 / 人工(单位:万元)”,右轴为 “投诉率(单位:%)”。柱子颜色区分(改造前:浅灰色 / 改造后:深蓝色),每个柱子上方标注具体数值(如高层住宅 “改造前能耗” 柱标注 “9.8 万 kWh”,“改造后能耗” 柱标注 “4.1 万 kWh(节电 58%)”),图表右侧添加 “关键效益标注”(如 “节水 32%”“投诉率降 90%”“8 个月回本”),底部标注数据来源(“数据基于实际项目运行 12 个月统计”),清晰对比改造前后的核心效益。

  1. 高层住宅(1200 户,33 层)
  • 改造前:工频泵 7.5kW×3 台,年耗电 9.8 万 kWh,水箱清洗 4 次 / 年,人工成本 1.5 万元。
  • 改造后:变频恒压运行(平均频率 38Hz),年耗电 4.1 万 kWh(节电 58%);取消水箱无二次污染,水质投诉为 0;远程值守省 1 名夜班,年省人工 4 万元;综合年省约 7 万元,8 个月收回投入。
  1. 高尔夫球场(18 洞,2500 亩)
  • 果岭、球道分 12 个灌溉区,系统根据土壤湿度、气象站蒸发量自动规划泵组输出。
  • 比传统时序控制节水 32%,年省水费 18 万元;草坪品质提升,赛事档期增加 3 场,间接收益 60 万元。
  1. 农村集中供水(5000 人村镇)
  • 水源井深 180m,原需专人驻点启停,夜间断水频发。
  • 改造后实现 “水位低→自动启泵→水满停泵”,手机 APP 实时监控,村民扫码缴费;投诉率下降 90%,供水保证率提升至 98%。

六、实施步骤

  1. 现场踏勘:测量原泵房尺寸、管径、电源容量,评估增容或止回阀更换需求。
  2. 传感器布点:液位计安装于水池顶部,泵出口与最远端各设 1 只压力表,流量计选用插入式免切割型号。
  3. 边缘柜安装:支持壁挂或落地安装,防雨防尘设计,预留 30% I/O 冗余,便于后期扩容。
  4. 平台配置:导入泵房照片,10min 生成组态画面;设置压力、液位、电流等报警阈值。
  5. 策略调试:先手动测试单泵启停,确认转向、压力表数据无误后投入自动模式,观察 24h 压力曲线。
  6. 培训交付:提供操作手册与应急流程,建立 24h 值班微信群,前 1 个月每日推送运行日报。
  7. 运维回访:每季度远程校准传感器,每年清洗液位计、检查止回阀,设备寿命可延长 30% 以上。

七、常见问题答疑

Q1:断电怎么办?

UPS 标配 1kVA/1h,可选配 3h 锂电池包;同时推送 “市电中断” 报警,提醒物业启动柴油发电机,保障供水不中断。

Q2:网络信号差是否影响供水?

边缘柜可完全脱网运行,所有保护逻辑由本地 PLC 独立完成;网络恢复后自动补传数据,保证平台数据完整性。

Q3:后期增加泵或压力分区麻烦吗?

I/O 与变频器均为模块化设计,支持插槽式扩容;软件端可复制原泵组参数,30min 即可完成新增泵接入。

Q4:节能效果会不会逐年衰减?

平台会对比同期能效数据,若 kWh/m³ 逐年升高,将提示 “泵效率下降”,建议进行轴承保养或叶轮清理,确保长期节能效果。


八、未来展望

随着碳排放双控与用水总量红线趋严,泵房将成为 “能源 + 水资源” 双控核心节点。系统计划深度融合 AI 负荷预测技术,结合历史用水曲线、天气、节假日信息,提前 24h 预测流量,自动调整开泵时段与台数,削峰填谷降低最大需量电费。同时开放 API 接口,对接水务营收系统、城管大数据平台,为漏损控制、分区计量、阶梯水价提供统一数据底座,让每一滴水、每一度电都有迹可循、有据可依,推动供水行业向 “智慧化、低碳化、无人化” 全面升级。

相关新闻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cloud@modbus.cn

QQ
微信